2020年上半年畜牧兽医工作总结
及下半年工作要点
2020年全县畜牧兽医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齐畜牧业短板重点任务,坚持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发展布局、牛羊鸡马产业主导方向,突出抓良种、抓规模、抓品牌,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产业发展质量持续向好。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全力保障畜牧业生产。新冠肺炎防控期间,我局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全力以赴保稳定、保发展、保供给,及时对全县养殖大户、养殖场饲料需求情况进行了摸底,主动与凉州、古浪、民勤等县区协调联系,引导养殖户扩大饲草料储备,确保牲畜安全越冬度春,各乡镇共计调运饲草料465.8吨,养殖业生产形势稳定。截至目前,全县畜禽饲养量达到249.87万头只(匹),其中:牛18.16万头、羊117.98万只、马属0.6万匹、鸡110.65万羽、猪2.48万头;存栏235.742万头只(匹),其中:牛17.44万头、羊107.65万只、猪1.37万头、马属0.552万匹、鸡108.73万羽;出栏达到14.128万头只(匹),其中:牛0.72万头、羊10.33万只、猪1.11万头,马属0.048万匹、鸡1.92万羽。
(二)认真抓好项目建设。一是实施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国家岔口驿马品种资源保护区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003万元,年内建设任务主要是建设管护中心、保种场、监测点及标识工程。目前已完成岔口驿马普查及18个监测点和100个保种户的筛选确定及岔口驿马芯片植入、档案建立和饲草料种植,岔口驿马管护中心及3个保种场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二是实施2020年养殖场提质增效项目。项目总投资300万元,计划为15个养殖小区每个补助20万元引调良种畜,目前正在开展良种畜引调工作。三是实施2020年天祝白牦牛保种选育体系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63万元,计划引调天祝白牦牛229头,修建天祝白牦牛育肥示范点1个,建设饲草料地950亩。目前育肥示范点和饲草料地正在建设中。
(三)全力推进产业发展。一是全力推进“独一味”天祝白牦牛产业发展。累计建立白牦牛核心群40群、选育群320群,建成育肥示范点10处,组建景观牛群4群,调教骑乘牦牛5头。与甘肃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合作,完成了“甘味”品牌第一名的天祝白牦牛品质评价工作。加快天美白牦牛产业园建设,建成宰间3栋、饲草料间1栋,已完成屠宰车间土建工程及消防水池建设,正在进行车间装修装饰和设备安装。二是全力推进羊产业发展。建立种羊场+配种站(配种点)+养殖户(养殖合作社)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完成绵羊生产性能测定,计划引调藏羊公羊200只、湖羊公羊220只、南非肉用美利奴公羊130只,目前正在进行招投标。持续开展天祝肉用美利奴新品种I世代、Ⅱ世代羊培育、测产、生产性能测定、选种、群体普查和档案建立等工作,共引调南非肉用美利奴和新品种Ⅱ世代种羊110只,组建基础母羊群1000只;完成I世代羊生产性能测定3780只,完成Ⅱ世代羊生产性能测定1560只。三是全力推进“特别特”岔口驿马产业发展。组建选育群34群、保种户190户。计划制作岔口驿马细管冻精1万支,已与省家畜繁育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冻精制作已开始。积极与中国马业协会对接,申报创建“中国走马之乡”,以县政府名义加入中国马会。经中国马业协会论证评审,成功誉名“中国高原走马之乡”。
(四)扎实推进保种选育。一是联合兰州大学首次构建了天祝白牦牛品种特异性遗传图谱。积极开展岔口驿马品种特异性遗传标签构建工作,委托兰州大学专家团队进行遗传基因检测工作,已完成采样、检测及基因图谱制作。研发畜种资源管理系统,初步建立起了岔口驿马电子档案,完成2200多匹岔口驿马档案录入及鉴定测产工作。二是认真落实50项制度体系建设工程任务,制定了天祝白牦牛研究院和岔口驿马研究研究院2个组建运行方案,正在与县委编办对接,待批复后进行组建。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正在制定天祝白牦牛、岔口驿马发展规划,经组织讨论后,正在修改完善。
(五)着力抓好示范点建设。一是在兰天同合农业科技公司、天祝县牧兴妇女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天祝县旭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天祝县桑杰吉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人工授精技术、绵羊繁殖调控技术、羔羊早期断奶技术、肉羊疫病程序化防控技术、病死羊及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等5项技术为支撑,创建绵羊高效养殖示范点4处。二是在天祝白牦牛核心群养殖户中示范推广天祝白牦牛选种选配、整群鉴定测产、种公牛培育、犊牛培育、程序化疫病防控、饲草料加工调制等技术,依托中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技术优势,开展了天祝白牦牛保种选育技术培训。在永成养殖专业合作社、天祝县健全牛羊养殖场等合作社,重点围绕棚圈建设、饲草料工的调制加工、科学化饲喂管理、程序化疫病防治等内容,示范推广天祝白牦牛舍饲育肥技术。三是在天祝县多隆走马保种选育营销场、天祝县华锐奔腾养殖基地、天祝县万良走马养殖场3个岔口驿马核心保种场,示范推广生物活体保种、规范化养殖、精细化管理等技术。
(六)扎实防控非洲猪瘟。一是配合G30高速路口非洲猪瘟临时检查站应急值守工作,派专人24小时值守,对调运的生猪及其它动物、动物产品开展临床诊断并严格消毒,未发现染疫生猪及其产品。二是严格落实生猪屠宰企业“两项制度”,向哈溪镇生海生猪定点屠宰场派驻乡镇官方兽医2名开展屠宰检疫工作,同时监督生猪屠宰企业严格落实非洲猪瘟自检、大清洗大消毒等非洲猪瘟防控各项措施,履行企业防控主体责任。三是对规模养猪场、养殖大户、屠宰场等重点领域“一对一”监管和技术指导,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疫情排查,确保全覆盖、无死角。累计排查养殖场(户)60.54万家(次),排查生猪定点屠宰场614场(次),排查生猪918.42万头(次),未发现非洲猪瘟疫情。
(七)春季防疫全面完成。春防工作于2月25日开始,4月15日全面结束。调运配发各类疫苗12种298.3万头份(毫升、头份、羽份)。完成猪口蹄疫免疫2.13万头,占计划免疫数的100%;猪瘟免疫2.13万头,占计划免疫数的100%;牛口蹄疫16.2万头,占计划免疫数的100%;羊口蹄疫87.16万只,占计划免疫数的100%;鸡禽流感(新城疫)免疫103.83万只(德清源养鸡场93万羽鸡实行全流程规范自主免疫),占计划免疫数的100%;羊小反刍兽疫免疫39.89万只,占计划免疫数32.41万只的123.1%。
(八)地方病及寄生虫病防控持续推进。一是按照“因病设防、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综合防治”的原则,结合地方性动物疫病流行特点和流行趋势,重点抓好炭疽、羊痘、牛出败、羊梭菌病、狂犬病等地方性疫病免疫防控,按计划有序推进地方性疫病免疫工作。上半年累计完成免疫注射153.02万头只,其中:羊痘56.73万只,羊四防72.77万只,牛出败10.76万头,羊炭疽4.88万只,牛炭疽7.59万头,狂犬病0.29万条。二是坚持推行动物寄生虫病程序化防治制度,积极推广应用广谱、高效、低毒、安全的驱虫新药,不断推广应用新技术,着力扩大驱虫工作覆盖面和驱治效果,全力降低寄生虫病对畜牧业生产的危害。上半年完成动物内外寄生虫驱治201.73万头(匹、只、羽)次,其中:牛15.26万头次,羊80.35万只次,马0.43万匹次,猪0.98万头次,鸡103.83万羽次(其中德青源养鸡场93万羽鸡实行全流程规范自主驱虫),犬0.88万条次。
(九)规范开展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一是电子出证工作有序开展。上半年全县共出具动物A证137份、动物B证565份、产品A证213份、产品B证1798份,未发生违规出证现象。二是把好屠宰检疫关,确保上市肉品安全。完成屠宰检疫各类肉品58.47万公斤,其中牛肉25.32万公斤、猪肉7.17万公斤,“三腺”无害化处理0.12万公斤,监督屠宰企业落实“瘦肉精”自检890批次。三是全面落实动物产地检疫。上半年完成动物产地检疫3.16万头(匹、只),检疫储藏后销售的各类动物肉品9.41万公斤,生皮0.37万张,鹿茸0.5万公斤。
(十)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认真落实“3+10”农业全域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大力推广干清粪技术、有机肥料生产等技术,建立健全养殖生产、温室种植、有机肥生产“三位一体”、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全县已建成有机肥加工企业1家、沼气处理企业1家,全面推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上半年,全县共产生畜禽粪污103.59万吨,资源化利用量88.05万吨,其中:全量还田0.66万吨,堆肥利用44万吨,肥料化利用8.1万吨,垫料化利用4.4万吨,燃料化利用22.01万吨,粪水达标排放0.08万吨,其他8.8万吨,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
(十一)加快粮改饲产业发展。立足县情,结合养殖业发展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武威市加快推进粮改饲和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将粮改饲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大饲草种植面积,完成甘引1号黑麦、燕麦等优质牧草种植30万亩。加大连片种植、集中收储等扶持力度,大力推广青贮、加工调制等技术,全力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推动形成布局合理、产业链条完整的饲草、秸秆产业化格局。
(十二)强化产业科技培训。以项目为载体,以畜牧兽医科技服务小分队为单位,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微信群技术分享等形式,突出抓好畜禽品种改良、绵羊新品种培育技术、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人工饲草料种植、秸秆综合加工利用、天祝白牦牛、岔口驿马保种选育、动物疫病防治等关键技术的推广,上半年累计完成县乡技术人员培训105人次,村级防疫员培训80人次,农牧民培训1462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万余份。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牲畜饲养量增长与饲草料供给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尤其是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从外地调运储备草料,运输成本大、价格高。
二是天祝肉用美利奴新品种培育工作目前已到了最关键的横交固定阶段,由于育种工作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受市场和专项育种经费短缺的影响,部分重点育种场(户)羊群不稳定,出现核心群羊只流失现象,新品种培育工作推进难度大。
三是地方性动物疫病免疫疫苗短缺。缺口数量:羊四防疫苗54万头份、羊痘疫苗47万头份、牛出败11.6万头份、炭疽9万头份。
四是动物疫病输入性风险依然存在。我县地处河西走廊门户,交通四通八达,畜禽引调流通频繁,疫情输入性风险大,非洲猪瘟、布病等动物疫病输入性风险依然存在。
三、下半年工作要点
下半年,我们将按照“优供给、强安全、保生态、抓品牌”的工作思路,立足资源秉赋和产业实际,把发展壮大牛羊鸡马产业作为调结构、增收入、助脱贫、保供给的重要举措,坚持“生态优先、以草定畜、以种促养、种养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引导、项目带动、科技推动、服务促动的联动作用,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创建、科技化支撑的发展路子,推动全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
(一)加大项目建设争取力度,夯实发展基础。完成2020年养殖场提质增效项目、2020年天祝白牦牛保种选育体系建设、岔口驿马品种资源保护区建设等项目。结合畜牧业长远发展需要,积极谋划符合发展实际、带动作用强、支撑作用明显的好项目,提高项目储备的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二)加快天美白牦牛产业园建设,优化产品产销体系。以“产业园+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产品开发、品牌策划、市场化运作,培育壮大白牦牛产业。成立天祝白牦牛养殖营销协会,组织企业与养殖场(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积极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力争天祝白牦牛及其产品价格较同期市场价的基础上提高10-20%。
(三)完善绵羊良种繁育体系,抓好新品种推广。建立种羊场+配种站(配种点)+养殖户(养殖合作社)三级良种繁育体系。组织引调南非肉用美利奴、湖羊、欧拉羊等生产效益高的绵羊品种,开展细毛羊、藏羊提纯复壮,提高生产性能;积极开展绵羊改良工作,完成改良30万只。积极与科研院所联系,对天祝肉用美利奴羊进行基因检测,制作基因图谱,加快推进新品种培育、扩繁、推广进程。
(四)发展壮大金鸡产业,持续发挥带贫作用。积极发展“金鸡产业+”,依托“天蓟扶贫产业园”,加快劳务服务等扶贫车间建设,延伸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蛋托生产加工车间管理运营水平,积极联系周边县区金鸡产业园区,拓展蛋托市场销售渠道,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提升帮贫、带贫效果。
(五)建全岔口驿马繁育体系,提高良种覆盖率。建成岔口驿马核心保种场,依托项目建设,购置配套马人工授精设施、设备,在岔口驿马管护中心和3个岔口驿马保种场,开展马人工授精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完成岔口驿马人工授配500匹;持续组建养殖种公马1匹以上、能繁母马10匹以上的选育群,养殖能繁母马3匹以上的保种户。
(六)抓好示范点建设,发挥带动作用。通过采用政策性扶持、招商引资、项目实施等形式,积极培育多元投入主体,全力抓好产业示范点建设。认真推行“定单+保单”模式,搞好种畜调换、进畜补栏,装备先进技术,加快周转收益。通过示范点建设,充分发挥典型引路、辐射带动、整体推进的作用,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七)加大监测力度,强化疫病防控。及时分析研判动物疫病流行趋势及防控工作新形势,分区域分类别加大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力度,落实防疫工作跟踪督办制度和县乡技术人员分片承包监管责任制,明确职责和任务,强化“一对一”监管。
(八)加强应急储备,提升处置能力。按照《天祝县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健全完善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队伍和职责职能,及时补充更新应急物资储备,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确保年内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为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九)强化技术服务,抓好技术推广。建立完善技术人员服务机制,充分调动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强化能力提升,改进工作作风,严格执行技术承包责任制,做到技术服务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常态高效。突出做好畜禽品种改良、绵羊新品种培育技术、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人工饲草料种植、秸秆综合加工利用、疫病防治等关键技术的推广,充分发挥好科技支撑作用,提高产业发展科技含量。
(十)加强灾害预警,做好防灾减灾。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沟通会商,加强对重大天气变化的分析研判,及时发布灾害天气预警。完善畜牧兽医防灾减灾机制,主动应对低温冻害、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及时公布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技术措施,加强防灾减灾重要防范措施的示范推广。加大工作调度力度,及时收集、核实、上报重大灾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