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223260139342837/2022-0862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县政府办公室 | 组配分类: | 人口与计划生育、妇女儿童工作 |
文件编号: | 发文日期: | 2022-12-28 | |
成文日期: | 2022-12-28 | 有效性: | 有效 |
天堂镇人民政府
关于“情暖童心、相伴成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开展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镇严格按照《全市开展“情暖童心、相伴成长”关爱 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实施方案》《天祝县教科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单亲家庭儿童少年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等精神,针对学校留守儿童开展了“情暖童心、相伴成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召开会议,摸清情况
召开安排部署会议,会上要求学校及各村,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沟通等形式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制定了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各校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政教处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团委、少先队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一)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各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在团支部、少先队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二)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各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管理制度。建立留守儿童帮扶结对台账及帮扶记录表。各学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系统地留守儿童登记册、与帮扶单位建立了帮扶卡;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帮扶卡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关爱学生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各学校要求班主任老师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三)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各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少年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各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手抄报展、亲情电话、心理辅导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儿童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做法,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