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天祝>历史人文>人口情况
主要少数民族
信息来源: 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 2023-08-11 09:30 浏览次数:

一、藏族 

天祝属华锐地区。华锐,意为英雄之地,其地域包括今青海省湟水以北的乐都(北山)、互助、大通、门源和甘肃省肃南县东部、天祝、永登等县。 

公元663年,吐蕃灭吐谷浑,占据青海大部分地方。8世纪中叶后,吐蕃乘安史之乱,出兵占领西域四镇和陇右、河西等地。约在公元755年至797年,吐蕃本土的札、珠、东三大种姓迁入青海,后部分逐渐游牧至天祝一带。吐蕃王朝崩溃后,甘、青一带陆续兴起一些藏族地方集团,都曾经向唐朝和五代十国的一些王朝纳贡、请封,用各种方式建立了不同程度的隶属关系。950年,凉州的吐蕃六谷部左厢首领折逋嘉施,向后汉隐帝请得了节度使封号,逐渐把凉州一带置于治下。折逋氏为西藏望族,居凉州较早,有很大势力,史书称折逋嘉施为“凉州土豪”。后有折逋噶支、折逋阿喻丹、折逋游龙钵,先后统治凉州府50年之久。 

宋初,控制凉州政权的仍是六谷部。咸平元年(998年)十一月,河西军左厢副使、归德将军折逋游龙钵亲自到开封贡马2000匹,宋授给他“安远大将军”称号。咸平四年(1001年),宋授予潘罗支为凉州六谷部大首领、朔方军节度使、灵州西面都巡检使,管理凉州军政。六谷本身为18个部落,加河西45个部落和兰州、宁夏、渭河上游的部落,其势力很大。凉州城附近主要的部落是者龙族,这是六谷部中最大的部落,有13族,驻牧于武威南天梯山一带;乞当族(策丹族)驻牧武威南山;卑宁族驻牧武威城东;的流族(督六族、多罗族)属六谷部落,驻牧连城以北至门源县境;沈念般部驻牧今金塔河谷;野马、暨龙二族驻牧今民勤蔡旗堡南10里;宗哥族驻牧湟水流域;宗家族,驻牧灵州黄河南岸清远镇附近;星多族驻牧今门源仁多泉;大凉、小凉二族驻牧于贺兰山;纳迷水马波族驻牧于兰州东南榆中县一带;还有大龛谷懒家族(兰家族)、小龛谷章家族、心山王家族、马咸山渴龙族、马家族、党宗族、章密族、周家族、赵家族、日羌族、厮帮族、刑家族、咩逋族、密本族、尼玛族、样丹族、折平族等。这些部落、族种是由西藏本土军旅将士、东迁部落、“嗢末”起义的残部和平民,同本地羌、小月氏、吐谷浑、汉等民族融合而成,是现代藏族的雏型。

西夏占领凉州后,六谷部无力抵御,退居湟水流域,依附另一个藏族地方势力—青唐宗哥族口角 斯啰政权(原六谷辖之),并以此为据点,在凉州一带不断同西夏进行战争。 

元仍称藏族为吐蕃。至元元年(1264年),元在中央设置总制院,至二十五年(1288年)改为宣政院,管辖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在藏族地区设置了3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僧俗并用,军民通摄。凉州由甘肃行中书省永昌路西凉州及庄浪县管辖。 

明时,青海的许多藏族部落游牧于金强河、大通河流域和今哈溪、祁连一带,整个天祝地区的人口、部落都有很大增加。后蒙古部落迁进,长期驻牧,产生了一些新的部落。根据《庄浪汇记》记载,明万历年间庄浪有52个藏族部落,分布在今永登、天祝两县。金强驿驻牧思鹅科等9族,其中思鹅科、朱巴、巴札在西山境外,尔加洞族在讨来川,上尔加定族在西山境内火石沟,麻加、阿弄、昝咱、上先密等族在东山境内庙儿沟、黄草川、打柴沟一带,上札尔的、朵卜藏等6族在岔口驿。石门峡驻牧6族。今永登通远驻牧10族,即小尔咱族、下先密族、太医和尚族、尔加藏族、思国忙族、尔加日族、尔革日族、思打隆族、写尔族。今永登县河桥驻牧苏东奔族、写尔族。下札尔的囊索4族,即坚错、马其、晚冲、撒卜尔住金强东山。还有尔加定族、于都札族、于都札存巴族、隆卜族、朱巴族、尔加洞思单巴坚错族及尔加日9族尚未查明其驻牧地点。 

清代,藏族部落分布在今天祝、永登、古浪一带,约50余族。大通河垴有5族,其头目为汪东尔加;武胜驿周围骆驼、刀楞、石咀、兀尔兔等山有7族;岔口驿有6族;西坪山有苏东本族驻牧;黑山岭尔革日族;红山川为寺僧阎都纲族、报恩寺僧驻牧;排路沟蝉尔族;他喇都川写尔素、小川子撒卜尔、马且等7族;马营沟白札尔族;火烧城朵卜藏族;沙金沟思国忙族;野狐川朱巴尔族;先密寺有上下先密寺2族、僧绰尔只等族驻牧;干柴屲有1族驻牧;安远广布藏族;可可口加洞族;毛打班都剌族;黑松驿东西两山,有红宛卜族、白宛卜族百余家驻牧;张义堡附近为腔巴族;古浪二山擦杠族、小宛冲族、温古六族及年错族;西山顶东股巴族;嘎尔麻宛冲族;西把截东之五沟湾把的族、铁咀族;东打班沙麻尔宛冲族;桌子山先密族;野马墩有藏族称“红番”,共200余家。 

民国三年(1914年),甘肃省裁庄浪茶马同知,设庄浪茶马理番委员,由平番县长兼任。当时,天祝有藏族部落36族,即阿洛族、阿盖族、色异族、阿谢族、且暴族、马家族、马尔加定族、煞尔吉族、后山思鹅科族、都尔谷族、白札尔族、思东奔族、前山思鹅科族、麻加族、上尔加定族、上朵卜藏族、下朵卜藏族、上华藏族、下华藏族、旦玛族、加东族、白札族、朵什族、红番族、擦杠族、俄错族、西擦杠族、札的族、那述族、尕儿麻族、冬木耳族、郝儿族、托巴族、煞马族、六述族、丹玛族。属连城鲁土司管辖之8族,即赛什曾、叶尔加、阿目、雅目、旦满、阿老候、霞目有、阿完。民国19年(1930年)改土归流后,由永登县政府直接管辖。民国25年(1936年),国民政府开始在天祝推行保甲制度,成立天祝乡,设8保半、101甲。原部落头人大都变为保甲长。 

1950年5月,天祝自治区成立前,天祝藏族有36族、14寺院,加上于1956年划归天祝的连城8族、8寺,共有44族、22个寺院。44族中东山8族为煞尔吉、佘夷、阿洛、阿盖、阿谢、加东、且暴、马且,分布在今钱宝、松山及东大滩一带;红番5族为扎提、阿洛、夹登、朵维、尕玛,分布在今东大滩、西大滩、朵什乡;安远6族为欧错、加东、旦玛、贝扎、朵什、阿洛,分布在今安远镇、朵什乡;哈溪5族为尕玛、常冒、扎提、那述、茶岗,分布在今哈溪镇、大红沟乡; 东本1族,分布在今东坪乡;华藏1族,分布在今华藏寺镇;南山4族为旦玛、沙玛、录述、郝尔托巴,分布在今旦马、祁连、毛藏3乡;莫科2族为前山莫科、后山莫科,分布在今天堂、抓喜秀龙及炭山岭镇一带;石门4族为朵仓、马家、加东、加斗,分布在今柏林、石门及打柴沟镇一带;连城8族为钱多、赛什斯、仙有、日吾、雅尔加、贡强、加藏、什匝,分布在今赛什斯、永登连城边缘一带。 

天祝自治区成立之初,在原36族的基础上,建立了区乡人民政权。即东山8族为第一乡,红番5族为第二乡,安远6族为第三乡,哈溪4族为第四乡和第五乡,后山莫科为第六乡,前山莫科为第七乡,西坪山东本族为第八乡,华藏族为第九乡,南山4族为第五分乡。随着县、区、乡人民政府的建立,“族”(措哇)的组织自行解体,不复存在。 

二、土族 

土族自称“蒙古尔孔”、“察汗蒙古尔”、“土昆”等;藏族人称土族为“霍尔”、“朵朵”;蒙古人称土族为“察汗蒙古尔”、“朵尔朵”;汉族人则称之为“土民”、“土人”。1952年正式定名为土族。土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土语支。 

土族的族源有多种说法,在学术界以吐谷浑说为主流。 

吐谷浑原是辽东慕容鲜卑单于归涉的庶长子。归涉分部落的1700帐隶属于他。后归涉去世,嫡子慕容廆继位为单于。吐谷浑受其排挤,于西晋太康四年(283年)率部西迁。在今内蒙古河套北的阴山游牧20多年后 “度陇而西”,到了今甘肃南部的枹罕(临夏附近)。不久又向南、向西扩展至今四川阿坝、松潘、青海都兰一带,建国于羌、氐故地。吐谷浑死后,子吐延继位。吐延后,其子叶延继位,并以祖父吐谷浑的名字为姓氏、国号和部落名称。吐谷浑极盛时的疆域,东起甘肃西南部、四川西北,南抵今青海南部,西至今新疆若羌、且末,北越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相接,东西长3000里,南北宽千余里,统治中心在沙州浇河(今青海省贵德县)。在此,吐谷浑先后征服了今青海黄南州、海南州及其以西一些地方的羌族部落,并与他们长期相处,错落杂居,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形成一支民族地方势力,在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与鲜卑族有所区别,成为一个新的民族集合体—吐谷浑人。 

吐谷浑兴起之时,正在南北朝时期。前秦封吐谷浑王碎奚为“安远将军、强川侯”。次后,其首领先后被南朝册封为浇河公、陇西王、河南王,被北魏册封为西平王、吐谷浑王。吐谷浑后期的统治中心西移至伏俟城(今青海共和县境内的铁卜加古城即其遗址)。唐龙朔三年(663年),立国350余年的吐谷浑王国被吐蕃所灭。国王诺曷钵大败,带其妻弘化公主及残部数千帐逃至凉州。 

吐谷浑亡国后,吐谷浑人一分为三,一部分降于吐蕃,一部分东迁内地,一部分仍留在故土。降附吐蕃的吐谷浑,后来逐渐融于以后的藏族。东迁至灵州(今宁夏灵武)的吐谷浑,后由于灵州又被吐蕃所占,又东迁朔方、河东(今晋陕境内)。此后唐又将居住在宁朔州(今陕西榆林)的吐谷浑迁移到夏州以西,使其得以返回河西一带。这中间的一部分人继续东迁或留在当地,融于汉族,一部分则又返回凉州靠近祁连山的地区及祁连山南的大通河流域。从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至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吐蕃统治下的吐谷浑部落不断降唐,被安置在河西凉、肃、瓜、沙等州之南祁连山一带。唐王朝在凉州设置了一个吐谷浑羁縻州—閤门州(閤门州当在今武威以南的閤门川一带)。此地正是今天祝土族聚居的地区。 

唐之后,在五代十国期间仍有关于吐谷浑的记载。《辽史》上亦有对吐谷浑征讨和吐谷浑朝贡的记载。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收复灵州,一部分吐谷浑人又返回了凉州地区。十三世纪,元灭西夏,吐谷浑人仍住在西夏境内。 

从唐至元,留在凉州地区、鄯州境内、浩门河以南地区的吐谷浑就活动在这一带,其中一部分迁移 到今青海互助地区。所以民间有一部分吐谷浑从甘州(今张掖)、凉州到了威远堡(今青海互助县城威远镇)居住的说法。元朝兴起,先后灭西夏和南宋,统一中国,此后的史书上“吐谷浑”消失了,而在吐谷浑故地,出现了“西宁州土人”。《明洪武家录》上的“西宁州土人”与蒙、番、撒拉儿、回并列,专指河湟一带的“霍尔”人。在《秦边纪略》中, 称蒙为夷, 称藏为番,另有回回、土人等专称。解放后,党中央、政务院根据土族人民的意愿,正式把这个民族定名为土族。 

天祝沿大通河流域及祁连山一带,为土族的故土之一。明清时,青海土族以土司、囊索统治其地,宗教上属于西藏佛教势力范围。而天祝土族则属于藏族千户辖下的部落管理,同时受寺院和宗教上层的统治,因此,受藏族文化的影响较大。 

30年代后期,马步芳军在朱岔、那威一带大规模垦荒,遭到藏、汉、土族人民的反抗。40年代初,甘肃省政府为解决这一矛盾,以大通河为界,原河南属甘肃之浪斯塘沟等地归青海,河北属青海的土族聚居地朱岔一带则划归甘肃。抗日战争结束后,马步芳大规模扩军,互助、大通等地的一部分土族不愿当兵而避居天祝。天祝土族大部分会讲土、汉两种语言,也有一部分人会土、汉、藏三种语言。 

三、回族 

天祝是丝绸古道的必经之地,回族先民们很早就在这里活动。从清初开始,始有回族在天祝落居,主要集中在岔口驿到松山和岔口驿到安远的丝路通道一带,主要居住地为华藏寺东南的中庄、三岔、小沙沟、大小蒿沟、莺鸽嘴、红山嘴一带和松山、岔口驿、金强驿、安远等地。清同治以前,天祝境内的回民与今永登境内的回族关系密切,史称“平番回”。他们中大部分以经商为主,少数人从事农牧业生产。 

光绪元年(1875年),左宗棠采取招抚政策,强制回民分散迁居指定地点,禁止回族在城镇居住。从平番县逃到兰州的回民在白塔山山坡上挖窑洞居住,起名平番台(现和平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河湟回族、撒拉族起兵反清,史称“河湟事变”,平番县回民起而响应。次年,平番县回民300多人迁居青海民和,其余散迁各地,天祝境内的回族基本销声匿迹。 

进入民国后,天祝地区相对稳定。回族商人、淘金者又活动于天祝境内,落居者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安远、金强驿、打柴沟、岔口驿、天堂科拉等地。来自东乡唐汪、广河、临夏、吴忠的回族大部分从事饮食、旅店和皮毛生意,青海大通的采金工人居多,一部分是平番回民寻根回到天祝的。 

四、蒙古族 

元时,始有蒙古人在华锐地区活动,并有军旅驻守。元朝灭亡后,蒙古部入青,河西首当其冲,尤其华锐东部开始受蒙古部侵扰。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蒙古俺答汗率着力兔、宰僧、丙兔、阿赤兔等部数万众至青海。后俺答汗东归河套,留火落赤、永邵部等留居青海,留着力兔、宾兔等部占据天祝松山。有一部分蒙古部落开始在天祝驻牧。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明组织松山战役收复松山后,蒙古势力减弱。崇祯五年(1636年),蒙古和硕特固始汗部开始统治华锐,至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罗卜藏丹津事件后结束,前后约一百多年。期间,今天祝乌鞘岭以北的旦马、祁连、哈溪、大红沟、朵什、西大滩、安远、毛藏等地和武威、古浪边缘地带及肃南皇城区等地有其部落驻牧,同藏、汉等民族杂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