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人间暖,节来万家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灯笼不仅是喜庆与吉祥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为了让青少年感受我国传统佳节的喜庆氛围,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和传统节日的情感,同时锻炼青少年的动手和思考能力,值此元宵佳节到来之际,天祝县博物馆开展了“博物馆里过大年—巧手迎春 玩转灯笼”社教活动,共有45名青少年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社教老师细致地向青少年讲解了元宵节的传统习俗以及灯笼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他们听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对灯笼这一传统工艺品有了更深刻地认识。随后工作人员向青少年发放了博物馆文创DIY灯笼,让他们发挥想象进行二次创作,孩子们兴致高涨,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种将传统文化知识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更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童心秀巧手,彩灯闹新枝。在老师的指导下,不一会,一盏盏寓意美好的灯笼新鲜“出炉”了,有的灯笼上绘着精美的花鸟图案,展现着传统文化的韵味;有的则充满了现代创意,融入了卡通形象和流行元素……一个个灯笼,汇聚成绚丽的光芒,象征着各民族紧密团结,而那五彩斑斓的灯笼纸,恰似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共同绘制出中华民族的灿烂画卷,在博物馆内汇聚成一片绚丽的灯火海洋。
一节一灯会,一岁一相见,一盏盏花灯点亮的不仅是节日的喜庆欢乐,更是我们对幸福美满的不懈追求。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让青少年深入了解了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同时,我们也要借助灯笼的文化内涵,弘扬中华民族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让灯笼的光明照亮每一个角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愈久弥新。